最新公告:
时评专栏 Comment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时评专栏 >> 正文

未富先老,中国养老的最大挑战

作者:南都社论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3-14 14:12:48

摘要: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老人都希望他的晚年生活温馨、舒适和愉悦,因此养老问题是一个必须集体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应对老龄化,化解养老问题,政府责无旁贷。

12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按照惯例安排了“部长通道”。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养老问题,民政部将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养老院的建设,放开养老市场,全面提高养老院质量。

这一思路呼应了公众的期待,指明了今后解决养老问题的大致方向。养老问题为社会普遍关心,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都会走进人生暮年,还因为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截至2015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已经接近印尼全国总人口,超过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8个国家的总人口数量。而在老年人口中,空巢和独居老人已经接近1亿人,占比较高。

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但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不同,中国属于未富先老,这决定了中国养老问题的复杂性。

不仅如此,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别、观念差异等各方面因素相互纠缠,又使中国的养老需求多元而庞杂。春节刚过,许多年轻人返城工作,让乡下父母重回孤独,这意味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在遭遇巨大挑战。同样,城市里“三人家庭”的年轻人生活方式,也催生了城市里的“空巢老人”现象。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需要一块能颐养天年、排遣孤独的地方,进养老院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正如本次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所慨叹,“进养老院每月4000元,并非所有人能承受”,而且就是这样价格不菲的养老院也存在着供给短缺……要满足林林总总的养老需求,的确是太难了。

基于养老问题的复杂性,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近年来已初显成效,如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鼓励,社保全国一卡通的逐渐推广,显然都是养老服务业的利好消息。但鉴于中国养老问题的特殊和复杂,后续的有力举措不可或缺,探讨这些举措,如本次黄树贤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必须运用改革的思路,拿出创新的办法。

应对老龄化,化解养老问题,政府责无旁贷。通常说来,这种责任更多地体现于足够的政策倾斜,以此激活养老市场的发育和壮大。但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客观现实,都决定了居家养老注定是多数老人的首选,这就需要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如何适应此种格局,又对中国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政府之外,面对养老问题亟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老龄化当然是一种挑战,但人口结构的变化中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银发市场”,一些企业已从中看到了机遇,如地产巨头万科近年来即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岛、成都、广州等多个城市布局养老项目,其和当地政府合作,尝试推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入住老人可以在社区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机构养老服务,同时兼有居家养老的便利和轻松,颇受政府和老人欢迎。本次两会上有代表建言,调研过程中发现养老关键存在土地用地难,建议定向拿出养老用途土地,把度假中心、培训中心之类改成养老机构,假若在用地、税收方面给予适度优惠,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养老市场。

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老人都希望他的晚年生活温馨、舒适和愉悦,因此养老问题是一个必须集体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长按二维码扫描

Scan QR code to Follow

1.除特别声明外,本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上已发表内容,本网站不拥有其所有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网站将立即更正。

2.本网站属于非盈利的学术性网站,网上资源仅供对中国社会治理及相关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学习讨论使用,所刊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含任何商业目的。

3.本网站不保证为用户提供方便而添加的文章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