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基层创新 Grassroots Innov.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创新 >> 新闻 >> 正文

街巷也分“五星制”管理 穗首家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成立

来源:新快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6-07 09:16:48

■在永龙社区,这样的出入口有20个。

原标题:没人没钱围院小区管理“四面漏风” 街坊议事成立促进会搞掂治安难题

海珠区海幢街成立广州首家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有门却无人把守,住着900多户人的围院小区成了“无掩鸡笼”——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永龙社区的街坊们曾经历过一段“居危思安”的日子。去年,随着广州首家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永龙社区平安促进会(以下简称平安促进会)成立,令街坊们担心的治安等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也为其他围院式社区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海幢街发现,在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善治之路上,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社区草根组织的出现并非偶然。平安促进会应运而生,离不开海幢街打造的“街—居”两级群众议事网络。“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统筹:新快报记者陈海生

■文图:新快报记者朱清海


永龙社区平安促进会和群众议事室同在一个地方“办公”

●成立平安促进会● 一年多来盗窃抢劫“零发案”

平安促进会成立前,街坊们有不少烦心事。“取消治安联防费后,没钱,请不到人值夜班。”平安促进会负责人泉叔告诉新快报记者,没钱没人导致治安管理出现空白,安全成了街坊们最担忧的问题。

“持续了一年半左右,入屋盗窃、诈骗、偷窃等有所增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朱大姐告诉新快报记者,永龙社区属于老城区的围院小区,常住居民有900多户,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社区内有个体商户140多家,整整有20个出入口。无人把关的小区,犹如一间四面漏风的屋子。“居民的反映非常强烈,经过多次群众座谈会讨论,就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成了共识。”

雇人“打更”巡夜,费用从何而来?解决此问题的前提是注册成立社区居民社会组织,而这件事对于街坊们来说,又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在街道的努力下,社区引入社会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法律、财务等专业指导,平安促进会终于在去年4月成立,成为广州市首个在民政部门注册备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居民社会组织。

“刚开始只有十几名会员,经过1年的发展,现在有近600名居民和商户会员。平安促进会按居民每户每年60元、个体工商户每户每年120元的标准,收取会费,目前基本上能维持运作。”平安促进会会长熊叔说,白天,会员们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分成两班,在社区和附近的婚纱街义务巡逻;晚上,就由从小区下岗工人中聘请的两位保安负责监控和巡逻。

平安促进会成立以来,该社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社区民警赵Sir告诉新快报记者,一年多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4.24%,消除火灾隐患1起、诈骗隐患15起,入屋盗窃和拦路抢劫实现了“零发案”。

“有一次,有居民发现隔壁的出租屋着火了,马上拿起灭火器扑灭,避免了火灾发生。”泉叔说,平安促进会经常会在社区举行防诈骗、防火等教育活动,“遇到陌生人上门推销什么的,街坊会第一时间打电话,促进会就派人过去处理”。年逾七旬的熊叔说:“在社区做事很忙很辛苦,但是能让大家感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乐在其中。”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海珠区的资深老街,海幢街尚有不少像永龙社区这样的围院小区。街道计划将平安促进会逐步推广到其他社区,培育更多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发动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投身社区事务。


在老旧围院小区,居民靠这样的铁门“把关”

●创建群众议事中心●

两级网络为街坊“零距离”服务

“牛奶厂街附近有两个沙井盖丢了,很不安全,希望尽快解决。”这天,30余位居民聚在海幢街道群众议事中心,向人大代表和街道干部反映社区实际情况。他们提出的问题,都被一一记录在案,街道、社区承诺限期给大家满意的答复。

“群众议事中心(室)是街道党员干部工作的一个考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海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陈喆告诉新快报记者,为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海幢街创建了全市首个街道群众议事中心。从2014年起依托原有的社区服务场所,打造了“街—居”两级群众议事网络,除了街道的议事中心,在各个社区也设立了群众议事室。按照居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街居干部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选拔聘请了140名议事委员,共商社区发展焦点问题,以此推动党员干部主动联系群众,为群众“零距离”排忧解难。社区议事室的主要功能是就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遇到煤气管道改造、“五类车”整治等关系民生重大事项,则提请议事中心召开议事会讨论决策。

平安促进会从无到有,群众议事中心(室)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围院小区的管理,不仅是在海幢街,在其他地方也是较常见的问题。”陈喆说,议事中心(室)曾经多次就永龙社区的问题召开议事会,引起了海珠区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参与,最终促成了平安促进会顺利诞生。从以往的议事会来看,大家讨论的多是治安、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居民关心较多的问题。至于居民群众议事委员的“标准”,他介绍说,就是“对社区事务较热心的人,议事能力比较强,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个月平均开4次例会,经常来的议事群众从十来人到20多人。”永龙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朱大姐介绍,群众议事室议事前会在社区贴出通知,一般不会预先设定主题。枝繁叶茂的绿化树应“排危除险”、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需调解、哪些地方夜里太黑要增加路灯、爆水管、文明养宠物……这些在旁人看来“婆婆妈妈”的事情,经常出现在议事室的例会上,“有兴趣的居民都可以来参加,畅所欲言,提出问题或建议”。

“根据以往的议事制度,群众往往扮演了旁听的角色,认同感不强。而街道议事中心和社区议事室成立后,议什么事都由居民说了算,这就激发了大家参政议政的热情。”陈喆表示,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将被纳入党员干部年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以此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该街道群众议事中心(室)自成立以来,累计议事逾百次,收集意见、建议近300条,解决矛盾纠纷150多宗,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老城区的电线杆上挂着平安促进会的牌子

●实行“五星制”街巷管理● 最大程度发动社会力量管社区

新快报记者走访海幢街福仁社区发现,一些街坊的家门旁边装着一块非常醒目的星级标识牌,显示这户人是文明诚信家庭。谈及被评为五星文明诚信家庭的感受时,居民谢伯直言“开心”,“这是对我们家的肯定”。他表示,受此鼓舞,今后街道和社区若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叫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社区管理有很多方面的工作,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配合。”海幢街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雷兆阳坦言,为了解决社区网格化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街道着力推广“五星制”街巷管理模式,旨在通过拓展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提升群众的民主公平感、环境舒适感、生活愉悦感和家园归属感。因此,海幢街以餐饮行业、物业单位、肉菜市场、出租屋和居民家庭为考评对象,将诚信经营、城区环境、消防安全、志愿服务等社区网格化管理中需要群众配合的工作内容,细化为5大项、50细则,每个大项分别设置一星至五星五个级别。通过自评、评定、公示、挂牌、奖励等环节,每半年评选一次星级经营商户、出租屋公寓、文明家庭和“新广州人”。

雷兆阳称:“‘五星制’街巷管理的重点放在最大程度发动社会参与方面。”在这方面,街道探索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及时在社区宣传栏、官方微博等平台公示星级评定结果,欢迎群众提出质询和意见;邀请居民、商户代表出席表彰大会,集中颁发“五星制”管理标示牌;对流动商贩疏导区的五星档口给予每个月100元租金补贴等。“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凝聚社会力量,让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更有生机和活力”。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海幢街预计用两年的时间,将“五星制”街巷管理模式覆盖到辖内5500套出租屋、1300家商户、21个物业小区和2万户居民。

社工站无偿服务逆境青少年找到“家”

谁的青春不迷茫。在海幢街,低收入家庭和低保户有400余户。生长于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有人出于经济或教育等原因缺乏学习兴趣,有人在择业和就业时欠缺社会资源,不乏有人在校园遭受欺凌、家庭暴力等。有个地方一直对他们敞开着大门,那就是位于南华中路同福大街的海珠区“青年地带”海幢街社工站,该社工站以“社工+义工”的模式,为6岁至30岁的特别是逆境中的青少年群体提供无偿服务。

“15岁至20多岁的贫困家庭青少年,面对择业和就业等问题,他们在社会资源方面比较欠缺。”“青年地带”社工林琳给新快报记者讲了一个个案:一位家住海幢街的高三男生备战高考压力很大,而他的妈妈于去年底去世了,“高考报读什么专业,他家里和周边没人能给出建议”。社工链接社会资源,由专业人士进行义务指导,还帮助他疏导压力,并为他成功募集了1台电脑。

另一个从2014年社工跟进服务至今的对象曾是社区矫正人员,单亲家庭、父子关系恶劣、上学时被学校劝退、犯罪被判刑两年,一度“迷途”的这位年轻人,在社工的长期帮助下“浪子回头”,不仅与父亲的紧张关系有所改善,“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在手机店、酒吧做过几份工,可能觉得没什么前途,想重新回到学校去学习”。林琳感慨道,由于他有“前科”,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现在我们鼓励他先去相对正规的企业找一份工作。”

今年5月4日,海珠区贫困家庭青少年学习空间改造计划正式启动,计划为辖区内50户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改善家庭学习空间。林琳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有需求的贫困家庭已经有10户,其中有一户家庭,两兄妹的父亲不在了,母亲也无力照顾他们。“一下雨,家里经常漏水,光线也不好,孩子们都不想回家做作业。家庭的困境,无论是对他们的学习还是成长都不好。”她希望通过新快报呼吁更多的义工、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贫困家庭青少年学习空间改造计划。

数说

海幢街分为98个网格网格员一身兼八职

按照“300户1格”的标准,结合社区面积和人口分布情况,海幢街全街14个社区被划分为98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1名专职网格员。落实网格化管理巡查制度,指导网格员履行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人口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社会救助公正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督导员、社区安全巡查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八大员”职责。

大围院一拆为百

六成围院实现门禁管理

组建14支近1400人规模的“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会同专业力量有效遏制滨江西路“天光墟”、市二宫地铁“乱摆卖”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推广实施社区围院小门禁管理模式,将原有的大围院拆分为100个小围院,60%以上的围院已实现IC卡门禁管理。利用覆盖全街的794个治安视频监控点,实时洞察治安状态。成立街道义务消防中队和3个义务消防分队,以及海珠首家消防培训中心。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