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开放共享 Sharing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共享 >> 博文精选 >> 正文

多维度创新社会治理绩效评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5-03 16:27:40

作者:李开琴 张廷君

社会治理,即以治理理念为指导的社会管理,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多行为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治理的提出意味着从“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走向“社会的多元治理”,其终极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善治。社会治理对实现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良性合作,以推动公共行政新范式的转变,规范和调节社会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创建“善治”的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来,我国正式步入“社会治理”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治理处于初创阶段,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建立、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社会治理的制度保障尚不全面等因素成为制约我国社会治理高速发展的绊脚石。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构良性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体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治理的依据,也是我们进行有效社会治理的前提,有助于引导和推动社会治理的变革方向。因此,引用和树立新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价值理念和方法、改变原有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路径与模式、创新社会治理绩效评估体系的维度设计,是实现社会治理终极目标的必然途径。基于以上因素,社会治理绩效评估体系的维度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社会治理绩效评估流程:以人为本推动流程创新。

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流程是可调整的、动态的,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三个阶段。为了“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绩效评估的流程迫切需要以以人本理念为基础,推动评估流程的创新。在事前评估阶段,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公众的主观指标与客观事实指标相结合,建立一个科学的、可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在事中评估阶段,需要更多关注社会治理主体的社会满意度,构建以公众为核心,涵盖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主体的多元评估体系;同时需要采取全面的质量评估方法,可以将绩效棱柱模型引入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在事后评估阶段,要及时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社会治理的多方主体,以推动评估结果的应用,对评估结果反映的问题给予合理回应。

第二,社会治理绩效评估主体:构建以公众为核心的多元评估体系。

与传统社会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的特征相比,社会治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特征,包括政府和政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个人等。相应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主体应由社会治理的多方主体构成。此外,基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要求,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应更注重公众对于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参与度,实现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主体由“政府中心型”向“公众中心型”的转变,构建以公众为核心的多元评估体系。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可以对评估对象形成无形的监督,尤其是在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监督下,社会治理会更大程度地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社会治理绩效评估方法:绩效棱柱模型的全面质量评估。

当前,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多采用顾客满意度的方法,但随着创新社会治理的提出,仅凭顾客满意度对社会治理绩效的评估过于片面单一,要求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方法对社会治理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估。考虑到绩效棱柱模型(Performance Prism)的普适性、全面性特征,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可以采用绩效棱柱模型方法。绩效棱柱模型是一个三维绩效框架模型,该模型用利益相关主体的贡献、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业务流程、组织战略和组织能力来代表组织绩效中有内在相关关系的关键指标。其中,利益相关主体的贡献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分别承担该棱柱模型的两个底面,其余指标则构成该模型的三个侧面。绩效棱柱模型一改以往只注重对某一层面或某一局部的绩效评估,既测量利益相关主体对社会治理的贡献,又关注利益相关者的自我满意度,同时评估社会治理的业务流程、组织战略和能力,是一个全面的绩效质量评估方法,对创新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体系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四,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制度:兼顾弹性与稳定性。

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制度包括党和政府为了创新社会治理而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弹性指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制度能应对绩效评估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稳定性指绩效评估的制度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弹性且稳定的制度不仅可以对社会治理绩效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到规范和促使改进作用,而且可以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确定的打击和约束。党和政府在制定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法律和制度时,要秉持刚柔并举的原则,力争使绩效评估的规章制度具有弹性并保持稳定性。

第五,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结果:加强绩效评估的结果应用并给予回应。

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多方评估,在对社会总体治理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对社会治理的利好方面采取维稳措施,对不满意、有纰漏或者与治理初衷不一致的问题采取纠偏措施,使之回到正常的或社会期望的轨道上来。由于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成本耗费巨大,且是事关实现全民共享社会成果的民生工程、使命工程,因而,加强绩效评估的结果应用并对评估结果给予合理回应尤为重要。应当将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结果应用到社会治理中来,边评估边总结,对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妥之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社会治理的各方主体、流程方法、法律制度不断地优化完善,最终实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

(本文系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效率及提升策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2015R002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