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基层创新 Grassroots Innov.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创新 >> 新闻 >> 正文

一核为主 多元共治——黄石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

来源:省民政厅门户网站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9-15 15:17:0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社区是广大居民工作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我市社区治理能力,如何创新社区服务的体制机制,我们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探索,现报告如下。

一、分析形势,正视现实,积极应对转型期社区工作新挑战

社区是城市的单元细胞,是感知社会需求最敏感的触角,也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又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多年来,我市的广大社区工作者为推进社区建设,创造和谐社区尽心竭力,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区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1、社区居民身份日趋多样,管控难度加大。一是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单位人、组织人变成社会人进入社区。单位人具有控制性、封闭性和单一性特点,而社会人具有发散性、流动性和自由性特点。社区既有大量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聚住,也有个体户、私人企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社会阶层集中。二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离退休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目前,全市有16万老年人口进入社区。老年人的养、医、学、教、乐等需求旺盛。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村民洗脚上楼,农民变市民的队伍不断加大,城郊新社区不断涌现。四是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员、矫正人员、流动人员在社区交杂居住。总之,老市民与新市民,本地市民与外地市民,固定市民与流动市民同居一地,打破了传统的身份固化格局。

2、物质文化需求多样,促使社区公共事务急剧增长。广泛复杂的社会生活,正在出现大量的政府行政职能无法涵盖的领域,出现许多行政化方式不适合处置的公共事务。一是社会阶层分化,需求层次多样。目前主要是四类阶层,即脱困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即使同一层次也出现需求多样。二是居民要求非政府性的公益服务不断增加。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环境整治、公益创投、终身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内容不断丰富,方式不断更新。面对多样需求,社区目前提供的服务仅仅是脱困型家庭的生活补贴、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三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以传播屏障的消除、媒体的跨地区和跨国界经营、传播手段的高度现代化、信息控制难度增大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形成,社会的组织和动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多样化服务来满足人们关注、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

3、各类精神、情感萌发,居民价值取向多元。一是老年群体要求摆脱孤独、融入族群,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健康医疗、情感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特别是失独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要求更为迫切。二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参与社区事务,参与社会活动热情较高。三是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和自治活动,要求社区在慈善救济、社会志愿、兴趣团体、文娱健身方面提供个性化、情感化的多样性平台。四是价值取向多元,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日趋多样,社会价值认同呈现多元方式。同一问题在不同代际之间呈现不同表现。

4、传统的居民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基层党建需要制度创新。一是社区管理传统老化。管理是行政权力从上向下的延伸,是管理者向被管理者施加的单向控制,管理者是公共事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但是,目前生产生活方式多样,社会需求多元,社会层次结构日益丰富,网络信息自由快速流动。社区人力财力严重不足,开展工作缺抓手,整合资源缺途径,社区专职工作者“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由于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社会认同差,上升空间窄,社区专职工作者“滚动式招聘、滚动式流失”,少数社区专职工作者青黄不接。由于社区提供的刚性、单一服务既不能对接、也无法满足复杂多样的社会需求,居民社区意识不强,参与意识、自治意识淡漠,居民之间冷漠、不信任,是“熟悉的陌生人”。二是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难以发挥。目前,部分社区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产生困惑,价值观和利益取向发生变化,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有的工作遇到挫折,因忙于生计与原单位党组织基本失去联系,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挂名党员”;有的生活遇到困难,因得不到组织的及时关怀帮助,悲观失望,牢骚满腹,在群众中产生消极影响。面对这种局面,原有基层组织设置、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基层组织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党员政治热情、责任感逐渐减弱,活动组织难、作用发挥难、教育管理难。其次,原有基层党的组织未涉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出现一些“空白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使原来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明显不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很多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社区党组织在协调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事务中难以发挥核心作用。

5、“扁平化”改革不完善,泛行政化倾向日趋严重。一是社区工作行政化。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但居委会成了事实上的“二政府”,工作中受“七多”困扰,即台账资料多、调查报表多、证明盖章多、会议活动多、检查考核多、组织牌子多、硬性指派任务多,据统计,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多达12大类128项。街道办事处撤销后,区直部门习惯于将社区变街道,要求社区上下对口,直接对社区下指标作指示,社区专职工作者成了部门的派遣兵,主要精力都在完成区直部门布置的行政任务。二是考核检查行政化。社区不仅要承担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违建控制等涉及“一票否决”的考核任务,还要承担统计、征地拆迁、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考核,社区面对的检查考核不仅数量多、频率高,而且还要求社区建立大量的报表、台账、档案。以上泛行政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两委三站”工作不能开展,严重挤压了社区本来不多的自治空间。城区对社区百分制目标考核指标设置中,自治分值占比极低。

总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固化模式,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空间、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主要活动舞台向社区集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新问题也随之聚焦社区,城市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也集中社区。由计划经济延伸而来的社区管理理念、人员素质、组织架构、工作方式不适应当前形势,社区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二、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积极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

当前,社区需求的内容由基本物质保障、物质服务转向医疗、文体、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精神层面,服务人群从困难人群等小众转向老、小、新市民、中产阶层甚至精英阶层,方式由现实办理、人工服务转向虚拟办理、网上服务,载体从社区室内活动转向室外组织化发展。新形势产生新需求,为此,新型社区建设必须以党建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以活动为纽带,以自治为动力,以增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为目的。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三位一体”,政府、市场、社会“三体联动”,促使社区建设创新转型。即由社会控制向精细服务转变,由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由刚性单一机制向柔性、协同、互动机制转变,努力使社区治理形成传播公平正义的“刚性”,协同多方利益的“柔性”,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弹性”。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创新社区治理的思路要在转换体制、建立机制上做文章。坚持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作用,党员带动作用,突出社会协同与联动,促进居民互动与自治,实现“一核为主,多元共治”。

1、党委发动。社区党委是社区坚强的战斗堡垒,在社区治理中起核心作用。以社区为单位组建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发挥核心作用,把各种社会力量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符合新形势需要的党与群众联系的关系和制度。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大党委制”。不断优化党组织的设置,以“三三制”模式创新“大党委制”,即在有3名以上党员的楼栋建立党小组,在有3个以上党小组的网格成立党支部,在有3个以上党支部的社区成立社区党委(总支),形成“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新型社区党组织网络架构。社区党组织成员由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三部分组成,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便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便有党的组织”,使所有党员真正扎根于群众“土壤”之中,在日常生活之中起明显的带动作用,让居民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在社区。二是坚持共驻共建,实现党建工作区域化。固化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实行社区党组织成员和辖区单位党组织成员“双向兼职”。通过签订帮扶协议、认领帮扶项目的方式把党建活动延伸到共驻单位,实现基层组织联建、文体活动联谊、社区环境联管、民生事业联办,民情访谈有台账、帮扶共建有承诺、认岗履职有贡献、工作成效有监督。三是规范社区党建活动,增加党员归属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党务述评、党建述职、党员党性分析活动,确保社区党建活动有组织、有规范、有成效,促进辖区党员提高素质、履行职责。四是推行星级化管理,形成创先争优。为了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争先进位、比学赶超,需要建立社区党建晋位升级的长效机制。科学设定星级评选标准,建立具有城区特点的、与社区治理紧密相连的党建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夯实基础与鼓励创新相结合,工作实绩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定期定级与长期跟踪相结合。党组织建设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将降星或消星,主要负责人相应调整。

2、党员带动。主要通过发挥各类党员在社区自治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居民积极行动。一是推进党员网格化和透明化管理。要通过党员登记、摸底,将社区和企业中的各类流动党员、“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挖掘出来,分配到各个网格中,在社区全面实施党委(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公示制度,让所有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贡献,接受居民的评议和监督。由于居民党员熟悉本网格信息和社情民意,能够及时摸清情况、协调处理,或反映有关问题,形成“人在网格中,事在网格办”的格局。二是积极开展党员活动。以落实社区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积极开展党员承诺、党员践诺、党员关爱活动。积极发展党员,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行动。三是建立在职党员奉献双岗位制度。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外在所住社区的作用,使在职党员受所在单位和社区双重管理。通过“一人一岗”、“党员责任区”、“民情联系户”等制度,有序组织在职党员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公德示范、弱势救助、政策宣讲、社区文艺、绿化美化等各类认领公益服务活动,并接受社区党员和居民的评议。形成工作在岗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四是建立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激活党代表的资源,拓宽服务社区党员群众的渠道,丰富发挥党代表任期内作用的内容和形式,使党代表更好地融入社区,成为社区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党建工作指导员。

3、社会联动。主要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挖掘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用大多数人的办法解决大多数人的事。一是多元联合。共治需要解决社区所在区域的社会性及公共利益问题,必须拆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吸收辖区单位广泛参与,让党组织、居委会、物业、驻区单位通过区域化党建、多方联席会等方式共同谋划、相互联动、合力推进。将那些主动热情关心社区发展的离退休老党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政负责人、辖区“两代表一委员”、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企业负责人等五个群体作为推选社区兼职委员的重点对象,并按一定比例交叉任职,使其参与社区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协调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二是多途径发展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社会事务、文体健身、慈善救助及法律援助等社会组织是高效承接社区公益服务、公共服务和自治服务的主要载体,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城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发达的社会组织,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多元的积极性,达到共治的效果。(1)现有组织的规范、提升和拓展。组织我市现有的一批社会组织工作者进行能力训练,现场观摩,拓展视野,承接社区专业或多业事项。(2)区校联手,专业承担。积极与市内外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高校成果转化基地,开发、设计、参与社区项目,实现人力、智力和项目的有效对接。(3)发挥特长,创业带动。要充分发挥社区在职或离岗社工干部熟悉社区事务的优势,组建业务熟悉、思想集中、向心力强的社工组织承接社区专业事务和公共事务。(4)招商引进品牌社会组织。瞄准社会组织比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结合社区需求,引进连锁品牌,通过设施、场地使用优惠,支持入驻。(5)市直部门推动创建。市直部门的行业协会要根据中央要求脱钩,面向市场,利用专业、技术优势,服务先导,承接社区公共事务。(6)孵化培育。政府通过公益创投基金,以菜单模式,定向孵化培育一批政府需要的社会组织,参与为老、为小、为困三类基本服务及新市民、中产和精英人士普惠服务。(7)专业机构转型。医院、精神病院和福利院等专业化机构合作在社区延伸,开展养老、康复、义诊、疏导等专业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通过建立招募注册、需求对接、服务对接和激励等制度。支持和发展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设计接地气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顺民意的活动,力争覆盖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以大中专院校的青年学生为主体,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年志愿者结合所学特长,组建公益性服务组织,在社区点对点地开展各项公益性专业服务。

4、居民互动。居民互动就是居民自治,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只有广泛动员,居民参与,守望互助,才能最大限度地汇集民智,凝聚民力,兼顾各方,减少摩擦。一是推进去行政化,提升社区自治效能。按照法律赋予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对社区现有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梳理、仔细分类。社区参加考核评比的纸质台帐一律取消,全面清理、压缩社区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达标评比、示范创建等。合理确定社区规模,控制服务半径。制订全市性的社区考核标准,各项考核年底一次实施。同时,严格社区准入制度,新进事项必须经市专门机构审批同意,且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以费养事。推进去行政化,就是要让社区回归自治本位,让社工回归服务本色,让考核回归群众本元。二是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创设平台,通过公开招标,由政府、社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特别是城区下达给社区的行政事项逐步由发育起来的公共事务类社会组织承担。通过服务外包,以合同购买的方式,把社区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不但可以让社区腾出人力、精力专职自治职责,而且增强社会组织造血功能,从而提升社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三是以活动为纽带,创造熟人社会。从居民的兴趣出发,发挥各自特长,以需求为导向,以活动为纽带,通过组织才艺展示、体育健身、技能比武、心灵热线、咨询讲座、社区沙龙等,让广大居民消除隔阂,走出家庭,拉近距离,融入社区,通过频繁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黏合社区居民共同意识,增进归属感,促进传统家庭社会向现代社团社会转型。同时,通过活动挖掘公益人格和社团领袖,让更多的利益团体、党员和社区热心人参与社区事务。四是民主协商,居民自治。认真落实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动员居民积级推进居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组建社区协商委员会,围绕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事后评议的自治协商模式,推进干部问事、居民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明责办事、定期评事的程序化进程。社区通过民主协商、居民自治方式,把分散的、无组织的、甚至非理性的活动转化为有组织、有序、理性化的多方沟通、对话,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通过制度公开、公正的落实和执行让矛盾无生长的土壤,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区的正能量。

“一核为主,多元共治”是有机整体。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共治的动力源泉,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是骨干,两者作用的发挥是治理能力的表现。以培植社会组织为主的社会联动是共治的重点,以居民互动与自治为切入点,提升幸福感满意度是共治的目的。社会联动和居民互动体现了治理体系的构建。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确保社区治理落到实处

创新社区治理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重要体现,做好社区共治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强基固本、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共治达到民主协商、平等参与、公平正义、居民之间友爱和谐,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做好社区共治、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居民百姓共享,体现了党的宗旨观念。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要落到城乡社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全力推进。

1、转变观念,正本归位,发挥共治的先导作用。传统的社区管理注重从上到下的命令和服从,这种管理导致社区代表政府垄断权力,大包大揽,行政空间过细过强,对自治空间产生挤压与反向依赖,社会失去活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局面下,居民需求旺盛,社区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承揽所有的事情,但是由于职责所在而不胜重负。如果长期问题增多不能解决,群众不满意,极易积蓄社会矛盾,使党的形象受损。而创新社区治理就是要通过社会参与、多向互动,让社区回归自治组织的本来属性,通过更加公开、透明的治理方式让社会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社区治理是一个横向的、把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统筹起来联动运作的过程。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一社区治理的灵魂,自觉把改革信念和创新思维贯穿于推进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在治理过程中变“乘船”为“掌舵”,让渡空间,撬动社会、激发社会,把培育多元主体作为共治的重点,把增强自治的活力作为核心任务,把广大群众参与作为根本方法。政府要成为社会规则的制订者,社会需求的收集者,社会服务资金的提供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2、创造环境,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共治的载体作用。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公益性社会组织与居民群众有天然的贴近感,他们了解群众的需求,善于抓住需求的核心推出服务项目。一些超越政府职责范围的居民诉求,通过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协调干预,能够妥善解决。因此,积极培育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公益服务类、慈善救助类和法律服务类社会组织。实现全市社会组织登记或备案数倍增,每个社区社会组织数达到10个以上。二是规范内部治理。社会组织以“谁主张,谁负责,谁受益”为原则,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权责明晰、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有关规定建立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规范年检工作。三是注重能力建设。建立市、区社会组织促进会,推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建设、能力建设和诚信建设。实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制度,获得一定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优先获得政府奖励。引导社会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提高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规范运行方面的能力。积极组织公益项目创投大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洽谈会和推介会等活动,引导社会组织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档案,将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和遵纪守法情况纳入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四是创新管理机制。根据“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分类管理、自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由登记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协调机构,加强对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对策研究,开展专职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资格评价、社会保障,规范公益收费行为,建设购买服务平台等。

3、按照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建设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发挥共治的支撑作用。一是明确目标。“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模式要求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必须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形成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梯次结构合理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在文化结构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工作者达到90%以上;在专业结构上,每个社区至少30%专职工作者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二是严格职业准入和退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要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原则规范聘任。对具有多年群众工作资历和威望、获得社会工作从业资格、拥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等社会优秀人才,以及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一定年限内未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年度考核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较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工作失职造成居民利益重大损害的,要退出专职工作者队伍。三是加强培训和管理。建立市、区二级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以弥补社区干部观念上的滞后、能力上的欠缺。市级重点开展社区负责人示范教育培训,培训以岗位任职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社区实务和技能培训为主。同时,按照一专多能、一岗多责要求推进轮岗交流锻炼。健全社区干部的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社区工作者培训效果和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奖惩、调整岗位、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四是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规范工资福利待遇。社区主要负责人待遇不低于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其他专职工作者不低于其80%,退休专职工作者待遇不低于全市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水平。完善激励机制,根据年限和业绩,建立社区主职等级制度和职级分离制度,并与相应待遇挂钩。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任用社区专职工作者,积极在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优秀人才,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破除社区专职工作者事业发展的“天花板”,鼓励参加各类竞争性选拔,打开其职业发展的上升空间,使优秀干部留得住、上得去。新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不换编制换身份,充实社区一线,磨砺一定年限,使社区成为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蓄水池”。

4、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发挥共治的保障作用。一是确保正常运转。社区所需工作经费与人员经费分帐管理,人员工资、津补贴由区财政全额负担,工作经费由区财政按照每户每年不低于50元安排,市财政对城市社区工作经费继续予以补助。社区工作经费由社区设立专门帐户,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审核、监督,独立使用。二是设立公共财政支持的专项预算。民政部门对各社区年初上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计划评估报批,财政部门对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作为制度性支出,列入年度预算,由专职部门组织政府采购。三是建立以财政投入为特征的公益创投制度。运用公益创投的理念,通过公益创投项目的开发合作、项目评审评估和实务培训等多方面,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支持和多方位服务,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按社区需求设立。四是建立社区爱心公益基金。主要是通过政府注资、社区自筹、单位赞助、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一定资本金委托政府性融资平台投资运营,按季付息。每个社区依据本金获得利息收益孵化公益组织用于济贫帮困。五是从相关政策中列支。市区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研究公益性社会组织与人社部门公益性岗位对接,通过享受三年政策予以扶持。六是“企社”资源对接。通过社会组织公益推介会,开展“百企助百社”活动,促进爱心企业与品牌公益组织对接合作,推动企业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等支持,在帮助公益性社会组织提升造血功能的同时,也提高爱心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美誉度。

5、加强领导,整体协同,发挥共治的合力作用。一是成立专班,完善组织体系。成立市创新社区治理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规划制订、协调落实和督办检查。并将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政主职目标管理,作为年度考核、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二是试点先行。选择愿望迫切、有一定条件、基础较好、创新能力强的城区对创新治理体系的相关子项目进行理论研究、试点探索,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面上推广。三是建立联系点制度。市、区领导要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联系点与创新社区治理联系点合二为一,按照总体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实施指导、协调和督办,做到以点带面。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共享信息资源,整合服务事项,逐步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五是加强舆论引导。要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扩大影响,形成全市人人关心、支持的局面。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