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晓南湖论坛:自利动机还是意识观念?中国大陆民众社会福利态度及对社会管理的意义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5-27 15:11:05
2019年5月23日晚7点,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第72期晓南湖论坛开讲。来自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和经纬副教授,围绕“自利动机还是意识观念?中国大陆民众社会福利态度及对社会管理的意义”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中心研究员薛新东教授代表中心对和经纬副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主持本次讲座,中心研究员周红云副教授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和经纬副教授
在此次讲座中,和经纬副教授报告了其最新研究成果。首先,他以俄罗斯的养老金危机导致公民抗议浪潮为引,提出社会保障改革直接拖累政治声望,并以奥巴马医改为例子,指出福利态度与社会撕裂的关系,由此可见公民的社会福利态度的重要性。随后,和教授从“自利”论、“意识形态”论、“制度安排”论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的主流理论框架。从对主流框架的梳理中,和副教授指出了已有研究不足:一是东亚社会福利体制下对公民的福利态度研究较少;二是多数已有研究忽视了社会福利的复杂性,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同部分态度有所差异;三是多数已有研究的因变量是公民对政府干预社会福利的期待,而忽视了社会福利态度的多维性。


讲座现场
其次,和副教授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部分,他以对广东珠海市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公民对社会福利中政府责任的态度、“五险一金”缴费者的社会福利态度、以及其他因素为因变量,运用OLS模型多元回归分析以及Ordered Probit模型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主流理论认为公民福利态度主要由其在社会中的物质性结构位置决定,而中国人福利态度的分野主要仍旧是个人层面的现象,并发现基于珠海样本社会公平和收入再分配的积极态度为社会福利体制提供了充足的民意基础。最后,和副教授从政府舆情管理的角度,以医药价格体系改革为例,提出公民的社会福利态度对于我国的政策意涵。

点评交流
和副教授报告结束后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做了针对性的回答。中心研究员周红云副教授认为讲座内容“顶天立地”,从国际前沿的研究出发,立足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中心研究员薛新东教授做了简要发言总结。最后,本次晓南湖论坛,在与会嘉宾热烈的致谢掌声中圆满结束。
长按二维码扫描

Scan QR code to Follow
1.除特别声明外,本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上已发表内容,本网站不拥有其所有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网站将立即更正。
2.本网站属于非盈利的学术性网站,网上资源仅供对中国社会治理及相关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学习讨论使用,所刊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含任何商业目的。
3.本网站不保证为用户提供方便而添加的文章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