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开放共享 Sharing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共享 >> 博文精选 >> 正文

“中年提早”调侃背后的集体怕老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3-28 08:22:16

作者:东原

人有一点怕老之心,实为正常不过。只是,当这种怕老成为一种集体焦虑,并且社会上确有一种机制放大着集体怕老,却是值得重视的。

最近,联合国官方微博的一条帖子引发了“众怒”。这条帖子发出了“青年”的定义:15岁到24岁,也就是说,1992年出生的人已经被划分到中年人行列了。一时间,无数人喊“躺着中枪”。有人调侃,“1995年的阿姨要去跳广场舞了”;还有人讲,“中年怎么了,中年也是宝宝。”

关于青年定义,一直有着多种说法。此前曾有消息称,44岁以下的人都是“青年人”。一时间,很多中年人奔走相告,想不到自己进入了春天。而联合国的这个帖子,则让很多人一下子从春天进入冬天。连1992年出生的都步入中年,这让还是宝宝的“80后”、众多不服老的“70后”情何以堪。

每一种对于青年的划分,都有其意义所在。联合国这个年龄段划分,最初的说法来自联合国青年议题论坛,在随后的文件中也有解释——在很多国家,18岁才算成年人,在有的联合国公约中,也将18岁以下的人定义为儿童。但是在有些非洲国家和地区,15岁以上已经算青年。为了便于数字统计,所以联合国才把青年的标准设定为15-24岁。很显然,这只是一种划分标准,并非唯一标准。

应该说,面对“1992年生人步入中年”,大多人还是一种调侃心态,并没有过分当真。那些被划进中年的人,并没有惶惶不可终日,以为人生一下子就完了。但也不可否认,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点怕老的。在对“1992年生人步入中年”的集体调侃中,多多少少有些怕老的集体焦虑。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相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其实这句话更热;相对于张爱玲的年代,其实这句话现在击中的人心更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年人的幸福感最低,“中年危机”确实存在。这种危机有时是客观的,有时主观的。在很多人看来,面对一个除却成功别无信仰的时代,真到了老弱之际,且不说成功没有多少意义,而且成功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曾经,我们谈论年老时总是谈到经验。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经验在很多时候,已然并不成为优势。一个有经验的人,未必能够得到广泛尊敬,有时甚至受到不屑。时代的发展,一再剥掉了经验的神圣感,即便一个“老司机”,有时也难以面对新问题了,徒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而且,经验的增长,往往以锐气的失去为代价,在这个敢为人先的时代,也有点气场不符。

很多人都举出肯德基创始人,到了60多岁才创业的故事,以此论证创业创新没有年龄限制。可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早早想过“标配的人生”。这有个体原因,何尝没有社会之故。比如在职场上,年龄增长,带来的往往不是海阔天空,而是如影随形的“天花板”。特别在官场上,曾经在年轻化理由下,很多人仅仅因为过了那个年龄段,从而失去了发展机会。我们的社会,能不能创造一种条件和氛围,让不再年轻的人依然拥有年轻人的心情,依然澎湃创业创新的激情?

人有一点怕老之心,实为正常不过。只是,当这种怕老成为一种集体焦虑,并且社会上确有一种机制放大着集体怕老,却是值得重视的。当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正视岁月的递进,都能平常心地对待年轻与不再年轻,享受生命的每一段时光时,更应该追问,有没有一种机制和力量的存在,破坏人们享受的心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拿什么化解集体焦虑,显然是一道时代课题。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