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开放共享 Sharing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共享 >> 读书频道 >> 正文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1-05 10:06:50

导 语 

“十三五”规划《建议》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明确了基本指导思想、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任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基本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

640 (8).jpg


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必须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领域和阶段,以创新型文化塑造新型城镇化精神面貌,在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践行“和谐”、“公正”、“可持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推动城镇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创新城镇规划理念。科学规划城镇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确保城镇规划的长期性和权威性,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布局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使城镇的人、资源、文化等核心要素有机统一。

创新城镇建设理念。不断完善城镇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PPP等社会资本投资模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将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理念运用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推进城镇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创新,改革城镇户籍、社保、就业、教育、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管理体制障碍,推动城镇常住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城镇社会治理理念。推动城镇社会治理主体从“政府单一”向“社会多元”转变,创新民主决策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社会管理手段,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不断提升城镇社会治理水平。

协调发展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理念蕴含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本质内涵。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以全面、系统、协同的思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吸引农民就近在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投资和就业,依靠产业集聚引导人口的集聚,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和居民聚居点”五级联动、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顺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不断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工在城里安居乐业,使现代农业得到更大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统筹城镇内部发展。系统推进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城镇居民的利益和城镇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建立“面子里子”、“地上地下”、“硬件软件”、“短期长期”兼顾的城镇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城镇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均衡性。

统筹产城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建立城市产业新城与城市新区协调同步发展机制;鼓励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有特色产业支撑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古镇和卫星城镇。

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

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培育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倡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和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倡导节俭绿色的消费观,促进城镇生活方式绿色化。

推进城镇建设绿色化。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为重点,转变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构造环保、绿色、健康的新型城镇建筑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大“三废”污染治理力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建设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田园城市、海绵城市等为抓手,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真正做到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开放发展理念,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

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面向全球主动开放,以多领域、全方位汲取一切优质资源和元素,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外开放的程度,拓展发展的空间。

以开放汲取世界城镇化发展有益经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拉美国家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导致经济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只有开放,我们才能深化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结合实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利用两个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开放的格局吸引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等要素聚集城镇,发现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谋取更大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才、更优质的资源、更好的技术聚集到城镇,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新活力、输送新血液,使“人”在城镇,进得来,留得住,以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

共享发展理念,坚定新型城镇化发展初心

共享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明确共享内容和主体。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为所有常住城镇居民提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城镇住房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拓展共享内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始终把人民的需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以能否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准;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推进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民生改善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断满足多层次、普惠性和个性化公共服务需求。

建立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城镇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机制,提升城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使人民群众既能投入其中又能不断提出意见建议,这样才能让城镇发展在满足居民的轨道上健康前行。


(参考资料:张晨强、胡建林、王利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

新闻链接请扫

1.除特别声明外,本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上已发表内容,本网站不拥有其所有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网站将立即更正。

2.本网站属于非盈利的学术性网站,网上资源仅供对中国社会治理及相关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学习讨论使用,所刊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含任何商业目的。

3.本网站不保证为用户提供方便而添加的文章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