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政策法规 Policy & Legislation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相关文件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养老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2-15 08:29:16

养老产业是指为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是依托第一、第二和传统的第三产业派生出来的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福利性和高赢利性。

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4.9%,正在进入快速老龄化的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2014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到33%,老龄金融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将是增长的两大亮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严重以及“四二一”家庭、“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养老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到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防养老、虚拟养老、互动养老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养老体系。

养老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其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将日益加大,并且老龄人口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从而对于银行带来较多的介入机会。银行可以通过代销养老保险、开发养老理财产品、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参与介入养老产业,但也需要防范养老产业空间布局无序、产业有效需求不足、老龄产业政策系统性不强等行业不规范因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为了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之后,2014年9月12日,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养老产业有望在获得政策红利以及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推动下快速发展,相关产业发展路径正在逐步明晰。 

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4.9%,正在进入快速老龄化的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到33%,老龄金融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将是增长的两大亮点。从2013年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情况将发生重要变化,包括:老年人口高龄化日趋严峻、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将越来越高、老年人口子女越来越少、空巢老年人口现象日益普遍、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等,这些重要变化都是未来开发老龄产业的重要依据。

在养老产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吸引下,大批企业已先行抢跑。除了众多险企、养老专业机构等纷纷投身养老项目建设大军外,老年照料护理产业以及消费信托产品、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金融化产品的市场探索也持续升温。但与社会资本日渐高涨的热情相反的是,养老产业市场需求并未如期爆发。养老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特征,养老产业前期投资非常大,同时回报周期较长,投资大加上养老具有一定公益性,使得目前企业的回报率并不高。盲目追求前期硬件的豪华与高投入,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持续发展。只有切合老人需求,建立人性的管理,才是符合未来养老业发展的盈利模式。企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关注顾客需要的养老服务模式,从而为企业构建起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同时避免单一的市场化盈利,投资养老产业链。如关注持续照料体系、建立医养互动结合等。

(二)细分板块发展情况

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迅速增加到2.6亿,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在带来养老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目前中国老龄产业已经形成老龄金融业、老龄用品业、老龄服务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四大板块相互融合的态势,其中老龄金融业是核心板块。

1

老龄金融

中国目前30到59岁的潜在老龄金融服务对象约有6亿,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预计未来涉老资本将超过目前的GDP总量,中国的老龄金融业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老龄金融市场。目前,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机构正在开始试水老龄市场,养老专属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养老金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陆续推出。但总体来说,中国老龄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许多老年人以储蓄为唯一的理财方式。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养老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中国老龄产业潜力巨大,但是目前产业发展理念比较滞后,对老龄用品、老龄金融的重视不够,往往是观望的多,真正行动的少。产业有效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扶持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2

医疗器械

近段时间,政府在医疗政策方面的扶持动作频繁,涉及医疗器械国产化、分级诊断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10月9日卫计委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潜力巨大。资料显示,从投资案例数量上看,2014年该行业的交易数量是2011年的2.58倍,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2.46%上升到17.51%。从市场结构来看,基础医疗器械占整体市场的75%,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已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随着老龄化加速,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增速将高于药品行业。

3

老龄服务业

数据显示,在平均约19年的余寿中,健康余寿只有9年左右,其余10年基本上是带病或失能状态。这意味着老龄康复护理服务业将有巨大的需求。从长远看,为居住在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护理康复服务是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也是老龄服务业的当务之急、优先领域和重中之重,更是发展老龄产业的主攻方向。护理康复需求规模巨大,供给却严重不足。现有的民办养老机构绝大部分只能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仅有10%以护理康复为主。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养老机构中医护人员数量少、学历低,护理人员年龄大、技能差的现象很普遍。根据老龄办的调查,民办养老机构中医护人员的比例仅有12%左右。由于老龄化迅速、家庭规模变小和空巢老人增多等因素,老龄服务业的消费需求非常大,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城市地区为老年人上门做家务和老年饭桌为例,预计2015年的销售额为992亿元和645亿元,到2050年,这组数字将上升为3261亿元和2121亿元。

4

老龄房地产业

老龄房地产包括养老社区、老龄服务机构、异地养老房地产项目、城市老年公寓、现有住房的适老化改造、二手老龄房地产等。到2025年和203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分别突破3亿和4亿,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老龄房地产市场。目前75%的中国老年人口拥有住房,但现有住房是按照年轻型社会的需求建造的,缺乏适老性设计。比如很多六层高的楼房,没有配备电梯,对于老龄人口来说,居住十分不便。未来通过开发适宜的金融工具,进行以房养老、租赁、互换,可以很好地发挥房产的养老功能。而随着独生子女父母一代陆续离开人世,拥有3套甚至更多住房的家庭将日益增多,如何通过金融产品的运用开发房产的财产属性也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

国内养老地产市场尚未成型,诸多企业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其发展模式的不明确、收益率的不确定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都将给养老地产的发展前景带来诸多变数。目前,国内养老地产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保险资金为开发主体推出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如北京的万科幸福汇;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将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哈工大集团在深圳合推的曜阳老年公寓项目。然而,无论哪种模式,养老地产目前尚未形成可复制的成熟模式。

银行介入机遇和机会把握

日益旺盛的居民养老保障需求促进了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银行应加快作为补充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年金业务和“倒按揭”养老等金融产品的开发。同时,银行应联手信托基金及保险等同业机构,推出相应的创新金融产品,致力于为各类客户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如将员工福利计划信息管理和银行理财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泛、流程手续简单、运作安全透明、投资收益稳定等特点,满足了员工福利基金管理多样化的要求。

银行还可以将养老金融产品拓展到社保基金、企事业单位综合养老保障基金、个人养老基金等诸多领域,服务对象也从企业客户拓展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法人团体及个人客户,服务内容包括受托管理、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管理顾问、投资理财、权益信息管理、信息存储与查询、代理服务等,涵盖了养老保障体系的各个方面。

(一)银行介入机遇分析

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在带来养老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银发经济能否被挖掘到位将决定中国能否善用第二次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着力点,未来养老产业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多的机遇:

1

养老团队的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健全

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对于养老产业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相应的对于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未来社会对于相关养老团队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培养的支出也将进一步增加,相关的教育行业将得到较快发展。并且随着老龄人口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知识水平的上升,未来对于养老产业的需求将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而不断完善相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对于相关养老企业的发展来说将至关重要,那些立足于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更注重人文关怀以及老龄服务质量较高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从而获得较多“银发经济”的红利,银行可以关注相关融资需求。

2

养老产业链将逐步完善

养老产业产业链较长,涉及面较广,相关产业包括餐饮业、医疗、营养保健、休闲旅游以及房地产等诸多产业,随着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相应的产业的衔接将日益流畅,交易成本将逐步下降,规模效应将日益显现,并且养老产业还可通过深化合作、完善运营模式、引入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等多种方式提供产业整体效益,从而产业链上整合能力较强的企业将迎来较多的发展机遇,可以重点关注。

3

金融需求逐步增加

养老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配套设施的完善的基础之上的,从而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前期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并将在后期形成稳定的资金流,从而前期企业可能会通过发债、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而在资金回流阶段企业也将面临理财等方面的需求以保障资产的保值升值。并且养老产业自身也带有一定的保险属性,相关金融产品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老龄人口的保障年金的发放也需要相关金融机构的协调。同时,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准入门槛将逐步降低、运行模式将逐步完善、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将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在未来介入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于相应的资本管理方面的金融业务需求也将增多,银行可以积极介入。

(二)银行机遇把握

1

代销养老保险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基本的国家养老保险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居民保持相应老年生活水平的要求,所以,各个保险公司均推出了形式各样的保险产品以满足我国老龄化过程中居民多样化储蓄和消费的需求,银行可以通过和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在柜台代销养老保险业务。 

银行代销养老保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分散在各地的银行网点直接和顾客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有利于银行向客户出售和推荐养老保险产品。另外,银行一般掌握客户一定的财务信息,这样,银行可以向他们推销适合其财务要求的适当的养老保险产品。银行代销养老保险也将大大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对保险公司来说,商业银行密集而庞大的银行网络是可以共享的最重要的资源。银行网络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低成本大量销售简单养老保险产品的机会,部分替代传统上代价很高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同时,银行代销养老保险也可以增加银行产品的多样性,并在增加相应手续费用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客户粘性。

2

养老理财产品

养老理财产品实则是在保险这一传统养老渠道外的另一种选择,其主要针对老年客户,或是将养老金的长期投资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之中面向社会大众发售,其主要以安全性为主导,投资标的多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为投资者提供养老规划的新选择。随着“银发客户”群金融需求的增加,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养老理财产品。光大银行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细分为红利再投资型与现金分红,采取定期开放式,存续期为15年;浦发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起售金额为5万元,同样推出了保证收益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两款,并针对老年客户嵌入定期分红,保障每月获得稳定收入。截至2013年,有五家商业银行先后发行了以养老为概念的银行理财产品,除最早涉足的上海银行,还有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江苏分行亦纷纷加入战局。

总体而言,养老型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并不贫乏,而且银行对这类产品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试图寻找到能够更好地迎合各种养老需求的投资者。随着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客户养老理财规划方面大有可为,同时也是未来银行战略性业务重点。

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由于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在实施前期的资金收入额要远低于贷款发放额,且贷款期限较长,所以开展这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拥有数量巨大的资金才能保证该业务的顺利启动。从这一点看,商业银行无疑是理想的业务实施主体。从目前开展以房养老的国家来看,绝大多数国家更青睐以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运作以房养老业务。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以房养老业务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其在实践中主要以银行为主体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具体包括房屋价值转换抵押贷款、住房持有者贷款、现金账户反向抵押贷款等形式,主要有贷款申请、房屋价值评估、确定贷款方案、发放贷款及到期偿付等运作步骤。 

具体到我国,作为我国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积累了大量资金,能够满足发放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资金要求。尽管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诸多特性,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特殊的不动产抵押贷款,银行在此类业务的开展上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且银行在我国民众心中的信用度较高、网点覆盖面广、从业人员数量多。 

当然,由于以房养老业务实施周期较长,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的“短存长贷”、利率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不过从应对风险的角度审视,银行显然较之其他金融机构有更为成熟的经验和更加有效的办法,比如,可以对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从而化解前述风险。权衡利弊,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以房养老的运作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4

养老私人资产管理

针对“银发一族”银行可推出私人养老资产管理业务,确定管理者评选标准、资产管理原则、资产转移至管理机构的方法等。发展私人养老资产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金融市场多层次发展,同时,银行也可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养老私人资产管理服务是以私人银行客户、潜力客户及其家庭个性化需求触发,进行定制化服务方案设计,调动集成各种产品服务资源满足客户服务需要,是“C2B”(Customer to Business)新型商业模式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养老的本质问题是如何保障退休前后资金的平衡,将解决养老问题落地到养老财务规划服务中,帮助客户理性、清晰地了解财务现状与养老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建立科学理财观念,合理配置资产,促成客户达成养老和幸福安度晚年生活的目标。养老私人资产管理服务的内容包括了解分析客户养老需求目标和当前财务状况,根据客户提供的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以及未来现金流等情况,运用相关模型预测客户养老金供给,帮助客户合理筹划资金等。

5

综合性养老服务

银行推出综合性养老服务可以满足老年人稳健的投资心态和理财需求。综合性养老服务方案可包括理财、信贷、便利结算、增值服务等内容,还可包括银行产品定制、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财产保障等综合金融服务。养老综合服务方案应以“稳健保值”为前提,根据老年人的资金需求和理财习惯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重视核心的资产配置风险。

通过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养老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综合性养老服务可以包括养老金咨询、企业年金受托、账户管理、托管、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养老保障与福利计划、养老金银行理财、养老金卡等具体产品的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作为专业机构的综合化金融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参与社会老龄化进程,建设高品质养老生活,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养老、利国利民的美好愿景。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可以把养老金融创新作为突破人口老龄化困局的刀锋利器,从单一的企业年金业务向多元化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转型,广泛开拓补充医疗、住房补贴、薪酬激励计划、廉洁保证金、高校医院类职业年金、新型城镇化农民养老保障等多个业务领域,着力解决影响社会民生和养老保障的难点焦点问题,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保障需求,以不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


(来源:在中国投资咨询网)

新闻链接请扫码

1.除特别声明外,本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上已发表内容,本网站不拥有其所有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网站将立即更正。

2.本网站属于非盈利的学术性网站,网上资源仅供对中国社会治理及相关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学习讨论使用,所刊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含任何商业目的。

3.本网站不保证为用户提供方便而添加的文章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