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开放共享 Sharing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共享 >> 博文精选 >> 正文

生态安葬:厚养薄葬、孝义回归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25 16:40:13

2016年2月19日,民政部联合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是我国首个推行绿色殡葬的专门文件。“生态安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具体又可分为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形式。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殡葬改革同样也是天下难事,难就难在破除千年陋俗。建国以来,从土葬到火葬、从火葬到生态葬,都是一场革命,无不考量着执政者的智慧。节地生态安葬是出于土地与资源的过度消耗、绿色发展的现实考量,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对丧葬习俗的引导,回归“厚养薄葬”的孝义本身。

“活着不孝,死了瞎闹”正是国内一些地方的丧葬陋习,“相互攀比”也进一步推高了丧葬费用。当前,民政部门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一方面,丧葬费用攀升,“死不起”成了一道现实难题,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上也蔓延着“厚葬厚祭”、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现阶段,如何打破“死不起”和“厚葬厚祭”并存的悖论成为一道难题。民政部门应当通过舆论引导,强调“孝”更要体现在父母生前而非死后,“厚养薄葬”才是“孝”的应有之义。

考虑到路径依赖性,新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时间,思想的洗礼是转化为行动的第一步。生态安葬作为一种新型丧葬方式,被国人接受尚需时日,社会习俗的转变需要政府在舆论上正确引导。总体来看,国外生态安葬的理念和实践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

美国:绿色墓园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创建了第一个绿色墓地,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全美32个州有绿色墓地。这些墓地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等人工建筑,墓穴和周边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其理念是人来源于自然,最后也应该回归自然。“尘归尘,土归土”。绿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采用降解材料。土葬者尸体不涂抹防腐剂,用毯子、白布包裹或采用未上过油漆的薄木板、纸板做棺材。与传统安葬费用相比,绿色安葬要便宜很多。土葬墓穴单价1000美元,约21平米;火葬墓穴单价350美元,约5平米。

瑞典:科幻殡葬

瑞典一些殡葬公司和研究人员近年来也在致力于寻找更加生态、更能回馈大自然的殡葬方式。瑞典女生物学家苏珊娜·威-马萨克几年前成立的液态氮殡仪馆如今已吸引了2300多名意愿登记者,这种利用液态氮处理遗体的新型环保葬礼充满科幻色彩,整个花费约为3000瑞典克朗,不但进一步降低了殡葬费用,还让逝者在大自然中获得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美国的“绿色墓园”和瑞典的“科幻殡葬”,其共同之处在于:第一,强调让生命“回归自然”和“绿色发展”的生态安葬理念;第二,使用可降解材料;第三,费用低于传统丧葬费用,降低了丧葬费用。新形势下,我国倡导绿色生态安葬,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倡导厚养薄葬和引领孝义回归的战略性决策。

近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目前,民政部门也应借生态安葬改革东风,在社会舆论引导上更有责任担当,促使社会预期回归理性。建议如下:第一,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老人生前而不是死后,舆论引导应当强调“厚养薄葬”,回归孝义本身。第二,政府的职能边界在于“引导”和“鼓励”,生态安葬没有强制性,而是赋予了人民自由选择权,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第三,舆论引导不仅要考虑当下,更要兼顾未来,防止日后成为改革的舆论阻力,也避免由于政策朝令夕改影响政府公信力。(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胡思洋)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