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基层创新 Grassroots Innov.
通知公告Announcement
协同高校Collaborative Univ.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话:027-88387563
传真:027-88387863
邮编:430073
邮箱:xtcx@zuel.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创新 >> 新闻 >> 正文

石首市科学规划管理城区社区探索

来源:湖北省民政厅门户网站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21 10:17:09

一、社区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版土面积62.165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岳山-笔架山分水岭和笔架山路-中山路-笔架湾江边分界,北部为笔架山街办辖区,版土面积23.85平方公里,南部为绣林街办辖区,版土面积为38.32平方公里,按社会治理要求共划分为111个网格(现正准备缩减为55个网格),聘请有网格员111名,其中笔架山街办网格数37个,绣林街办网格数74个。

辖区内新开发楼盘数25个,其中笔架山街办7个(百盟光彩大市场、产业花园、紫东苑、帝景天成、湖光山色、城市广场、江山书苑),绣林街办18个(新天地、涎兜湖小区、绣林新苑、书香门第、御景龙湾、南岳风情、嘉禾广场、山水一品、南岳新村、紫燕大厦、阳源花园、绣林雅苑、车禄新居、弘典苑、民乐苑、龙腾花园、香榭丽都、房管局公租房),预计总建筑面积近600万平方米,按每户80平米测算,可容纳7万5千户,按每户3人预估,可入住居民22万余人。如若城市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速,更多的农村居民向中心城区聚集,在建和新建居民用房还会有所增加,社区数可相应增设。

当下,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心城区城市社区共有20个,其中绣林街办10个,笔架山街办10个,社区常住居民22.92万人,另外乡镇办区社区19个。经查,绣林街办的桥南、解放路、太平坊、车落岗社区人口达2万人以上,2万以下超过1万人的有5个,基本上为过去的旧城区老社区,即绣林街办的槐树堤、南岳山,笔架山街办的建北、界山口、朝天口,6000人以上的3个,即笔架山街办的北门口、建南、绣林街办的路家铺,社区人口6000人以下2000人以上的7个即绣林街办的金银垱、粟田湖、玉皇岗,笔架山街办的东方、徐家铺、张城垸、孙家拐,2000人以下的仅有1个笔架山街办的新洲社区,城区近郊社区基本上是位于城乡结合部“村改居”的城边村。其中城郊型社区包括绣林街办的金银垱、玉皇岗、路家铺、粟田湖,笔架山街办的新洲、张城垸、孙家拐、东方,共有8个社区2.6万人,相对地广人稀,是全市“东进南扩”发展规划的主阵地。

经查,我市农业“小三场”改革不彻底,现在还有亟需解决的遗留问题,其中市农业局所属原种场,辖忠义庙分场1793人,丢家垸分场1374人,胜利垸分场2003人,至今没有妥善解决行政归属问题。忠义庙分场紧临绣林街办路家铺社区,丢家垸分场紧临绣林街办槐树堤和玉皇岗社区,胜利垸分场同笔架山街办北门口社区同一个垸系。

现在3个分场近5000多人,既不能享受社区居民应有的权利,又不能享受农业事业单位职工待遇。原种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31名,3个分场共有管理干部15名。每年靠省农业厅专项资金60万元和少部分在城区东方大道的门店出租收入维持基本运转。实际上,3个分场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合作医疗等社会管理工作已分属绣林和笔架山2个街道办事处的职能部门进行地域管辖。涉及到矛盾突出的水利防汛、房产开发等社会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呈现一种不村不居,不乡不城的边缘化,街道不愿管,农业局不好管,成了长期困扰我市社会治理工作上台阶的一颗疖瘤。

绣林街办和笔架山街办共20个社区,共有社区干部151人,其中35岁以下的30人,35岁以上—50岁的 87人,50岁以上的34人。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24人,具有社工专业职称的为零。

近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民政、财政、住建、公安、人社、综治、国土、房管、规划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建设稳步发展,社会治理不断创新。但社区建设工作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支持。截止2015年底,全市在省厅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项目扶持下建成社区公共服务站 25个,还有14个未建成;二是社区工作压力巨大,需要减负增效;三是社区造血功能差,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四是社区干部待遇偏低急待增加;四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购买服务”政策没有执行到位;五是社区建设需纳入城市建设管理;六是社区与小区物业之间关系衔接不顺畅;七是“四大家领导”联系社区、各部门共驻共建制度没有很好落实等等。

二、中心城区社区科学配置管理工作设想

通过与城区“两办”20名社区主职干部座谈,征求笔架山街办、绣林街道和市农业局原种场分管领导的意见,在社区科学设置问题上,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市社区是按区域、社情、人口划分,基本上做到了地域无缝隙人口98%以上覆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两办”社区干部建议和我市城市社区、城郊社区实际情况,初步拟定社区科学设置方案如下:

1、科学设置社区标准

(1)城市社区设置及人口管辖:社区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市人民政府决定。按照地域性和认同感等构成要素和便于居民自治、便于管理的原则,社区规模一般以3000户左右,10000人以上常住居民为宜。

忠义庙分场可划归绣林街办路家铺社区,丢家垸分场建议划归绣林街办玉皇岗社区,胜利垸分场划归笔架山街办北门口社区。原原种场所有机关干部和管理人员由市农业局自行消化。少数干部可吸纳为相关社区工作人员。

一个社区原则上设立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并调整充实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的设置,建立有效监督社区的居务监督委员会和承接社区管理服务的人民调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各类下属的委员会,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积极开展楼院门栋居民自治,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和专职工作人员组成,原则上按300户常住人口配备1名专职人员,按照省、荆州市第六届社区换届选举文件精神,城市社区一般配备5-9人。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力争到2018年,实现全市每个社区有1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每个社区有2个专职社工。

(2)城郊社区设置及人口管辖:对于新建住宅小区的社区居委会组建,居民入住率达到50%的及时成立社区居委会,其办公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生活补贴等按城市社区居委会执行。按照地域性和认同感等构成要素和便于居民自治、便于管理的原则,社区规模一般以500户左右,2000人以上常住居民为宜,按70户常住人口配备1名专职人员,社区干部配备5-7人。

按照居民自治便于服务的原则常住居民 3万人以上的社区可以划分2个社区,比如绣林街办桥南、解放路社区。

2、统一建设标准

新建社区公共服务站应有无障碍及安全设计,本着“简洁、大方、安全、实用”的原则,按公共建筑标准修建,建筑面积不低于500㎡。一般应有“六室两栏一厅一广场”:

(1)党员活动室(会议室):面积一般不少于180平方米,能容纳本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开展议事交流、教育培训等需要,配备桌椅、电脑、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

(2)档案室:配备档案柜、查阅档案的桌椅、灭火器等必要的设施。

(3)图书阅览室:配备书柜(架)、桌椅及党建、文学、科普等各类书籍,有条件的可配备电脑。

(4)文体活动室:配备电视、棋牌、乒乓球桌等活动器具。

(5)卫生室:面积不低于80㎡,按照行业标准配备各种必需的器具和设施。

(6)其他功能室:根据需要,可设置如党代表工作室、各单位驻社区工作室、网格化(社工、志愿者)服务站、谈心说事室等功能室。

(7)党务、居务公开栏:每个社区都应设立居务公开栏。公开栏以省、荆州市规定的样式为统一模版(参考湖北省居务公开栏设计模板样式),设立的原则:因地制宜、相对固定、防雨防晒、美观大方、栏目全面、方便群众。公开栏设立的数量、版面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条件确定,面积一般不小于12平方米。按照目标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服务公开、点题公开、回音壁等栏目进行设置。公开栏旁应设立“意见箱”并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收集居民意见或建议。

(8)宣传栏:视情况可多处设立,一般不少于10平方米。

(9)便民服务大厅:一般设置在党员居民群众服务中心一楼。要挂牌清晰醒目,开放式布局,统一实行柜台式服务,设立党群事务、民政优抚、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服务窗口,公开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公示代办服务项目、服务流程,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10)室外文体活动广场:不低于1000㎡。广场尽量与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在一处,也可在居民居住集中的地方选建。

3、社区管理工作方案

1、理顺社区体制机制。明确社区定位,社区不是“小政府”。为有力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建议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一个社区建设工作机构,理清社区体制机制,以此规范面向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和创建达标活动,减少社区行政事项,减轻社区干部职工工作压力。

2、统一建设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站。目前,我市还有14个社区公共服务站没有建成。要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纳入全市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下拨一定的建设资金扶持全市还没有建成公共服务站的社区。

3、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 规范社区工作事务,打造“行政化”社区。政府和部门进入社区的行政性工作任务,要经过社区建设管理机构批准,经过社区与政府和各部门双方协商,由政府和部门提供工作经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购买服务”。让社区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组织和“小巷总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社区居民。

4、加大城乡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加大市政府对城乡社区的投入力度,将乡镇社区工作经费列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中心城区社区工作经费每年按7万元标准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乡镇社区工作经费每年按5万元的标准列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实行分级分担,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逐步解决乡镇社区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

5、提高城镇社区干部工资待遇缩小与村干部的差距。市级财政将社区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按人平12000元/年的标准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且逐年递增,乡镇社区参照城市社区略低标准执行且逐年递增,以解决目前社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的问题,提高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保持社区干部队伍和谐稳定。

7、社区参与小区物业管理企业交叉任职。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小区新楼盘开发也应运而生,物业管理成了为新开发楼盘小区服务的重要机构。小区居民是社区居民中人数最多的群体,管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是物业阻止社区参与小区管理。为减小小区管理难度,提高小区服务质量,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让社区直接参与居民小区的管理。

8、建立市直部门与社区“共驻共建”长效帮扶机制。各社区所辖单位广泛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每年为社区提供不少于3万元的发展帮扶资金,各社区工作队成员每年为社区发展提供一个项目,每月到社区开展到社区开展工作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市直部门驻社区工作队原则上一定3年不变。力争到2018年,社区“两委”班子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显著改善,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实现市直部门与社区资源共享,双联双扶、互利双赢。 

9、建立市“四大家”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建立市“四大家”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四大家”领导联系社区一定3年不变,市领导到社区联系点指导工作每年不少于4次。

10、制定一套居规民约和协商制度。规范辖区居民行为,提高居民自身素质,按照依法治居的原则,体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层民主自治特点,与社区全体居民协商,制定一套居规民约。 开展社区协商,充分尊重城乡居民主体地位和自由表达真实意见,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积极协商,是我市社区治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  (石首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科)           

Copyright © 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15021200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沁楼
邮编:430073 电话:(027)88387563 邮箱:xtcx@znufe.edu.cn

中心官网

公众号

返回顶部